在对加拿大公立教育展开讨论之前,我想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自己。
出国以前,我和先生在中国都完成了硕士的教育学习,并且都是理工科的。出国的目的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经历面向高考的应试教育之路。在此相信,大部分中国家长出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然,无可厚非。
2004年夏天,我们带着年仅三岁的儿子登陆加拿大多伦多。工作很难找,我和先生都不得不回到学校重新学习。考虑到继续学计算机,以后将来年龄大了可以会比较累,我在多伦多市中心的瑞尔森大学读了教育学。2007年夏天,我们先后找到了工作。由于工作关系,先生需要到曼省工作,我带着6岁的儿子跟随过来。2008年的春天,我开始进入公立教育局工作。2010年春天,女儿出生了。儿子和女儿一直在公立教育系统里读书学习。
2018年夏天,儿子以最高平均成绩99.3分,从当地的公立高中顺利毕业,并获得了加拿大政府颁发给学生最高荣誉奖-加拿大总督学术奖。由于他各方面发展均衡,在学校一直从事学生会主席工作,在各种全国大赛取得了名次,2018年的2月初,拿到多伦多大学,UBC,滑铁卢大学的提前录取通知书。更幸运的是,他申请到了滑铁卢大学的国家级奖学金2万加币,校长奖学金2500加币,科研启动基金8000加币,另外当地高中以及社区的奖学金3000加币,总计奖学金达33000加币。目前他在滑铁卢大学数学系就读一年级,选修的是难度系数最高的数学课和计算机课程,平均成绩依然可以保持在95分。2019年2月份,顺利地拿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带薪实习的机会,4月底将在加拿大的一个知名保险公司开始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的工作了。最重要的是,他在滑铁卢大学非常开心快乐,不仅成为滑铁卢大学清唱组合团的主席,而且也积极参与大学里各种活动。2019年9月份,将作为学生代表迎接新生入学,并且开始进入数据科学专业继续学习。
女儿今年快9岁了,读的是公立法语学校,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近年来参加各种数学,法语,钢琴,小提琴以及科学大赛,都拿到了非常好的名次。
我在公立教育系统工作,从小学做到初中,到现在做到高中,见到无数的家庭,教过无数的孩子,到目前为止13年了。我想说的是,加拿大公立教育的体系非常完善,师资力量也非常优秀。我自己的两个孩子,一直在公立教育系统读书,就足以证明了,公立学校并不是中国家长想象地那么差。作为中国移民家长,因为孩子在公立系统读书,或者某些原因不能去私立学校读书,而产生莫名的焦虑,是完全没有必要。
首先,来谈谈加拿大老师的资格。如果想做老师,首先需要修一个科学学位(Science
Degree),全日制至少三年。毕业以后,要修一个After
Graduate Degree,全日制至少两年,然后才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高中老师和小学老师的区别,只是在选取方向的时候,有Early Year, Middle Year, High School的区别,资质其实都是一样的。拿到资格证以后,就开始去教育局当代课老师,一个教育局的代课老师的人数,一般都要在好几百人。只有擅长教学的老师,才可能被聘为合同(Term),要每年签一次;非常优秀的老师,要至少连续两年10个月的合同,才可能转为终身(Permanent)。注意这里的连续,以及10个月合同,如果合同中断,或者是学年中间受聘的,都不算整年,所以做到终身岗的老师,难度是非常大的。教师的年薪,大概在6-8万,根据资历有所不同。不擅长教学的老师,也就是我们中国说的,管不住孩子的那些老师,可能会做代课老师10-20年之久。老师这一行,在加拿大本地人之间竞争就非常之激烈。各国移民凭借着自己在本国的教育,努力一下,还是可以考取一个教师资格证,但是极少能做到终身岗的,大多数就是一直代课,代课老师的工资不高。第一代移民在考虑在加拿大重新就业的时候,不太推荐进入这一行学习,特别是本来英语就不是很好的。所以,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老师资质的选择都是非常严格的,站在你孩子面前讲课的老师,一定是披荆斩棘才走到今天的。
其次,加拿大的教育,归各自的省来管理。但是,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教学大纲,每个年级都会有英语和数学的全省统考。所有的老师,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都必须按照教学大纲来教学。
所以,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区别,说到底并不是老师资质的不同,也不是基础课程设置的不同。私立学校大多只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活动选择空间。如果家长可以给公立学校读书的孩子,提供一些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的学习机会,其实公立或者私立并不是一个问题。
下一篇博文要谈谈如何为孩子选择学校的问题。
Comments
Post a Comment